9月26日,主题为“融聚华商?共赢在印尼”的第13届世界华商大会在印尼巴厘岛开幕。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位华商,就经济热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思想交流和碰撞。
机会难得,自贸君就与广东发展紧密相关的话题,专访了几位香港华商领袖。
先来看看香港华商领袖对自贸区的看法。
“建设南沙,是我们家族薪火相传的志业。”
“建设南沙,是我们家族薪火相传的志业。”香港中华总商会永远荣誉会长、霍英东集团行政总裁霍震寰谈及家族与自贸区的渊源时如是说。
他介绍说,国家设立自贸试验区的消息令人振奋,目前集团正与政府和专家们探索在南沙客运港附近地区构建一个“境内关外”先行先试片区,在一国两制和自贸区总体思路下,适当地在粤港澳政府管理、建筑规划、营商法规、资金和人员往来及信息分享等方面,探索和试验更创新的政策,培育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的产业链,搭建粤港澳与国际合作的互动机制。
而据了解,20多年来,霍英东集团一直在南沙投资,从最初的基础设施建设,到如今着力促进粤港澳各方面的合作,如交通运输、人才引进等。集团承接南沙与港澳和国际的桥梁与沟通工作,运营“广州南沙(国际)创业基地”。另外还将配合政府规划,参与建设国际邮轮码头,建成集商业、酒店、餐饮、购物、办公、住宅、交通枢纽为一体的城市大型综合体。
“不仅是粤港澳经济合作更是文化融合的平台”
香港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副主席曾智明认为,广东自贸试验区不仅是粤港澳经济合作更是文化融合的平台,他建议在自贸区内建设“香港园区”、“澳门园区”。完善商务和生活设施配套,将港澳式生活移植到自贸区内,让港澳投资者在自贸区工作、生活更加自如,并逐渐实现与大陆文化的融合。
加快广东自贸区的建设,复制到全国推广
香港中国商会主席、经纬集团主席陈经纬认为,设立自贸试验区是现阶段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需要。
陈经纬引用习近平主席的话说:“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这就是中央政府设立自贸区的目的。”
因此,他建议要拿出当年兴办深圳经济特区的勇气和魄力,加快广东自贸区的建设。
此外,陈经纬认为,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自贸区在做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办法方面,相信不亚于上海。
在贸易便利化、跨境金融业务方面等,如果能够逐步出台相应的创新举措,不但对广东自贸区自身的发展有益,更可复制到全国推广。
那么大佬们对于大陆整个投资环境又是怎么看的呢?
“中国大陆仍是投资首选地”
当前全世界包括中国都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压力,加上前一阵中国股票市场的动荡,中国的投资环境和未来前景成为了热议的话题。
几位香港华商领袖均表示,中国大陆的投资环境仍然前景光明。
曾智明
世界主要经济大国包括日本、美国等都面临着经济放缓的问题,中国经济不可能长期双位数增长,经济相对放缓实际是市场走向成熟过程中的自我调整。
他还表示,中国大陆仍会是他投资的首选地!
陈经纬
现在不乏有人唱衰中国经济,我认为那不是“衰”,而是步入“新常态”。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实现了世界经济奇迹。现在与以前相比,虽然投资空间相对小了,但实际上是步入了一个转型升级的时期,“新常态”下的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陈主席还预言在过去30多年来谁放弃中国市场,谁就得不到利益;在未来30年谁完全放弃中国市场, 谁就将后悔。
霍震寰
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一些低端耗能的产业已经不适应市场的需要,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时期,要有所取舍、有所抉择,出现一些困难和阵痛都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