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企业11天领“准生证”,加速村改进行时
广东佛山市顺德区的行政服务中心位于城区中心,方便四方企业来此办事。楼不高,但窗口多。
如果开一家公司,两样东西必不可少:一是营业执照,二是投资报建。前者被喻为企业的“结婚证”,后者则是“准生证”。行政服务中心是专门办理“准生证”的机构。
2018年11月21日,顺德开启了一项新改革,工业项目施工许可证最快能在11个工作日内获得,房建类建设项目最快能在21个工作日内完成(以下简称“1121”改革)。“这提振了工业投资者的信心,给予企业明确的信号,鼓励企业大胆投资,将产业做大做强。”顺德区行政服务中心审改协调科一门式报建窗口负责人卢永坚说。
今年4月,顺德召开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工作动员大会,正式吹响“头号工程”村改的号角,计划在未来3年内筹集不少于300亿元推动改造。这是一场被形容为必须打、必须打赢的攻坚战,以改变村级工业园普遍缺乏总体规划,建筑物低矮陈旧、安全隐患多,环境脏乱差的现状。
原有的杂乱铁皮棚正在逐渐消失,新型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1121”改革无疑是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工作的助推器。
“这对顺德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有重大意义。”高新技术产业创意园一位负责人说。
“1121”改革,顺德速度领跑全国
让投资者更快更高效地获得施工许可,是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环节,被世界银行列为影响企业生命周期的主要领域之一。
“我们花了两年时间,调研了不同类型的十几家公司,倾听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顺德区行政服务中心审改协调科科长常征说。企业的“吐槽”集中在几个方面:审批的事项多、对接的部门多、业务串联多、办事的指引不清晰。
针对这些“苦水”,行政服务中心在前几年就开启了一轮改革——压缩审批事项,推行一门式服务,把串联改成并联,将待办事项制成流程图印发出来。
在此前改革的基础上,“1121”改革实现“再提升”。首先是精简审批事项,减少项目报建环节。把平均36~50个工作日,压缩成从办理立项到取得施工许可的最短时间11天。仅取消修建性详细规划一项即可减少5个工作日。其次是优化审批流程,建立效率更优的并联审批机制。区发规统局负责的立项备案由5个工作日压缩为3个工作日;区国土城建水利局负责的施工许可证核发相关事项合并办理,由10个工作日压缩为3个工作日。
“企业可以自己控制流程,以前是‘跟团游’,必须在固定的时间参观固定的景点,现在是‘自由行’,自己决定申报时间,更灵活、更具弹性。”卢永坚解释。
与此同时,这次改革还推行容缺受理制度和建立信任审批模式,“比如你忘带身份证复印件了,以前是打回不受理,现在窗口会先受理,同步等待补齐材料。”常征说。
下一步,顺德还将梳理开工前审批事项的信任审批条件,公布信任审批事项目录。按照“1121”方案,各审批部门参照目录,结合申请人书面承诺,可直接作出审批决定,并将相关审批信息录入审批管理系统。未来,顺德将逐步建立“政府明晰告知、企业信用承诺、监管有效约束”的信任审批模式。
这项改革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服务成本,但方便了企业。
在顺德这样有产业集群特色的地方,许多同类型企业在同一地方落地,因此存在环境影响、水土保持、地质灾害、交通影响等方面的共性审批需求。“1121”改革后,在开展区域评估工作的地区,原则上落户该区域的工程建设项目不再单独进行项目相关评估。
“快速取得有效证照,就是企业的生命。”碧桂园集团顺德南城市公司开发部总监梁子斌说,“原来办施工证最快三四个月,有的甚至会拖两三年,企业被活活拖死了。”房产有预售,在没有获得施工证之前,很多后续工程无法开展,意味着资金回笼放慢,无法保证项目顺利开发。
江阴今年率先实现“2440”高效审批目标,上海提出压缩至20个工作日以内,深圳要求社会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时间不超过33个工作日,此次顺德改革之后的审批用时领跑全国。
按下村改加速键,助力顺德“头号工程”
这是顺德区在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上的再突破。“1121”改革再次擦亮顺德的“改革名片”,在为企业节省投资时间和成本的同时,也为顺德头号工程——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项目的报建审批提速“保驾护航”。
如果打开顺德村级工业园的地图,能看见星星点点的区块——几乎每一条河流边上都有工业区。
改革开放之初,顺德加工企业一哄而上,“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为工业化积累了“第一桶金”,也带来一些“后遗症”。全区土地开发强度超过50%,382个村级工业园、1.9万家中小微企业工业产值只占全区两成,工业用地却占全区七成。
顺德区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吴维说,“新的发展空间几乎没有。顺德有千亿级别的产业集群,优质企业需要增值扩产,已无法获得新增用地。”今年9月,本土一家名叫“云米科技”的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了,“这样优秀的企业,至今厂房还是租用的,区里已经没有指标给它了。”
城市超强度的开发,势必影响人们的居住体验。“现在要退回来,复绿”。
“困难很大,利益很复杂。”吴维说,有的乡镇干部驻点1个月,一个一个地说服村民,一人一票投票清退。“如果政府不来大力推进,村改很难做。对政府来说,短期利益让位于长远利益,引导社会资本共同参与,见效慢,但他们愿意去做。”
龙江镇已经有两块土地整理出来。副镇长胡念武介绍,在村改之前,很多企业没有报建,连建筑结构的安全都不能保证,没有环保设施安装空间,消防通道没有预留,几乎每周都有火灾发生,安全隐患很大,需要连片改造。
胡念武告诉记者,第一阶段,先让企业自改。比如南兴天虹果仁厂,把村里的作坊改造成八九层的楼房,销售额也从几千万元增长到20亿元。第二阶段,镇上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由镇长带队,到村里做动员工作,把村民租赁给工厂的土地跟产业对接,请社会资本代建房产,将土地性质转为国有。“就像你出去租房,不会花很多心思投资改造。”胡念武说,当时一人一票地投票,有85%的村民投了赞成票。
这一举措不仅改变了集体土地融资难的困境,对产业的吸引力也增加了。刘基贤是新基国际创意园的董事长,在这片装修现代、绿植环绕的园区里,设计公司、生物制药公司等占了主流。生物医药行业也成了当地税收的“奶牛”,以商引商,吸引越来越多的同行进驻到这里。
目前,顺德全区有382个村级工业园,已有73个园区90个项目启动改造,累计完成土地整理4207亩,关停淘汰落后风险企业1285家。园区容积率由原来的不到1.0提升到2.5,实现了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工业上楼”,被打造成了绿色环保智能产业区。
类似的例子在顺德还有许多。在越来越简化的报建过程中,顺德村改正一步步推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顺德样板。(记者 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