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证报报道,“扭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这个‘纲’。”作为国家重大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2019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着墨最多的关键词。
马兴瑞表示,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广东省积累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现在又迎来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性机遇。
过去一年,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广深港高铁顺利开通运营为代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新的一年,广东提出,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开放。
“以规则相互衔接为重点,加快编制大湾区建设专项规划,携手港澳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马兴瑞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列入了今年该省工作的“头条”。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1月29日,广东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专场记者会,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葛长伟透露,广东编制了广东省实施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近期会很快发布,主要对应国家的规划纲要,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广东省如何实施和落实好国家的规划纲要。
中信建投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具备成为世界一流经济湾区的条件。一是大湾区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发展潜力巨大。从总量上看,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步入全球经济的第一方阵,具有成为世界级湾区的规模条件,但经济密度却明显偏低,与世界三大湾区尚存在较大差距,但差距就是潜力。二是上下游供应链完备,产业生态系统完善,粤港澳大湾区拥有300多个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产业结构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区域内产业分工较为完善。三是区位条件优越,地利优势明显。粤港澳大湾区地处"广佛肇"、"深莞惠"和"珠中江"三大经济圈以及香港、澳门两大对外窗口城市的深度融合区域。四是"一国、两制、三关税区"是优势,也是建设世界级湾区面临的现实挑战。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是今后的重头戏之一。中信建投指出,粤港澳大湾区不是一个单纯的空间、经济、产业概念,而是同时涵盖基础设施、体制机制、文化观念、生态环境等在内的全方位的综合发展战略规划。今后,粤港澳大湾区不仅将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新增长极,还将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后对外开放的新门户,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重大带动作用。
中信建投认为,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经济或将是粤港澳大湾区蕴含的产业机遇。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广泛的产业结构,除了拥有大量高新技术产业之外,还存在许多不同的传统制造业,这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新材料、云计算、工业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与传统工业结合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发达、产业体系健全,这为研发、物流、金融、信息技术、商务、节能环保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此同时,优质生活圈的建立也意味着休闲旅游、养老、教育、文化娱乐生活性服务业也将迎来又好又快的发展阶段。科技与创新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可以关注创新经济发展新阶段下的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