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撑, 乡村产业结构变革以及经济增长等迫切需要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撑与介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利于乡村经济增长, 有利于乡村文化交流融合, 有利于乡村社会进步。
(来源:中机院 www.reportway.org)
1 背景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作为“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目标, 足以说明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越来越受重视。在国家政府、政策与制度的帮助下, 国内各地都在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作为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着力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推进绿色发展。从化区文化创意产业通过产业与地方文化、自然景观等融合, 在各种政策的推动下, 从化区文化创意产业将拥有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2 乡村振兴对文化创新产业的需求
2.1 区域产业结构对文化创新产业的需求
通过分析《关于从化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8年第三产业的预期增长目标是5.5%, 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通过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大创新产业,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发展乡村地方特色、提高区域竞争力,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 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加快建设幸福美丽生态之城。
2.2 乡村经济增长对文化创新产业的需求
W.W.罗斯托在《经济成长的阶段》提出“经济成长阶段”分六个阶段的理论:即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推进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当社会经济由贫穷向富裕发展时期, 社会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会相应提高。为大众提供精神、文化与艺术方面的文化创意产业, 正好符合罗斯托的经济成长第六个阶段。精神文化需求提高, 带动物质生产和消费的提高, 也是文化创新产业高发期的表现。
2.3 乡村振兴需求与大众消费对文化创新产业的需求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该理论分五种类型, 将人类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逐一分类递升。按照这个理论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生活的提高, 人们对自身的精神生活、文化艺术、娱乐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 为了能满足人们对消费需求的高要求, 企业要加强产品的文化内涵、产品质量、艺术要求等, 就必须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消费者开发并提供更丰富的产品。
3 发展文化创新产业对乡村振兴产生的意义
3.1 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 (国发[2015]28号) , 明确指出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创新模式、业态创新。区域内文化创新产业可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护环紧和节约资源, 还可以加强地方文化资源开发、科学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 在经济增长的作用下还能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将发挥人的创造力, 通过人的意识去创新、创造, 将身边的自然环境、人文传统以及所有产业进行有机融合, 重新调整并改变着经济的发展模式。很多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因为它的特点是充分发挥创新和创意, 绿色产业, 又有经济高回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区域文化创新知名度, 推进区域经济竞争力。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研发需要用文化创意来提升, 促进经济的增长。可以说, 文化创意产业也刺激着消费市场, 随着人们物质需求的满足, 在消费产品时, 会选择文化内涵更丰富、更生动有趣的产品;创造舒适的消费环境, 也会刺激消费, 推进经济增长。
3.2 文化创意产业对文化发展的意义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 传承与发展乡村文化习俗、传统文化都需要在传承中创新, 乡村文化改革与发展也需要凸显地方特色, 发展乡村文化同文化创新产业相融合是很好的发展模式。依据乡村文化特性和文化优点, 联系区域内企业、学校等以文化建设为特长的机构, 辅助乡村建设文化创意产业。肯定乡村传统文化价值, 更好地发展弘扬乡村地方文化, 乡村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创新中传承。使乡村文化资源和文化创意产业相互融合、相互整合, 达到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文化的促进作用。
当文化创意产业和乡村传统文化结合, 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 助力传统文化现代化, 也为文化创意增加新元素。创新文化的深入, 将打破传统审美文化, 最终将提高区域民众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3.3 文化创意产业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国家统计局在2018年7月16日发布的信息显示:上半年我国GDP总量418961亿元, 同比增长6.8%。其中超过一半比重的GDP被第三产业占据, 文化创意产业又是第三产业中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 我国多地文化创意产业呈现高速发展, 文化产业产值每年都在不断提高。《文化蓝皮书: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2015—2016) 》指出, 中国文化产业年报报道201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1351亿元, 占GDP的3.63%。2016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30785亿元, 同比增加13.0%, 占GDP的4.14%。在北、上、广、深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 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的占比已经很高。比如, 去年北京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比为14.3%, 达3570.5亿元。由此看来, 我国GDP增长离不开文化创意产业的助力。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需要集聚大量的复合型创新创意人才。创建高质量、高素质的文化创新人才, 构建合理的人才储备计划, 对文化创新创意也有积极的影响。从技术学校到高职教育的技术型人才, 再到大学生和研究生的知识型人才都需要解决就业问题。而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充分发挥人才的优势, 展示每个人的优点, 推动大众创业和人才就业。在自由的环境下, 创业人才、创新人才将有无穷潜力制造出具有特色的产品, 助力中国制造2025计划。
4 结论
本文从多角度阐述了文化创新产业对乡村振兴发展的促进作用。文化创新产业作为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产业, 包含文化、创意、知识、艺术、信息、技术等。作为广州后花园之称的从化区, 发挥区域独特文化传统、自然景观优势, 联合区域高校教育资源, 在文化创意产业引领下, 促进区域经济蓬勃发展。
通过文化创新产业对区域内产品文化内涵升级, 拉动内需;通过文化创新产业融入地方文化, 发展乡村传统文化、鼓励文化创新、提高区域内就业率, 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提高区域竞争力、为乡村振兴战略计划助力。(作者:马倩倩)
▍本期编辑:荼荼 转载来源:中机院产业规划网
▍声明:提防假冒,抄袭必究!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