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银行“知识与发展”项目创始人之一,广东省珠三角《规划纲要》特聘国际专家、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曾智华跟珠三角颇有缘份,2010年,他与时任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共同发布了新书——《解读中国奇迹:经济特区和产业集群的成功与挑战》,就是以珠三角产业集群为个案,深入解读这一地区发展。
曾智华于1998年加盟世行,是国际知名的宏观经济、创新、竞争力、产业政策和集群发展、知识经济等方面的专家。近日,在世界银行总部,曾智华接受了南方日报的专访,畅谈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和创新。
谈
珠三角城市群发展
经济特区产业集群是引擎
南方日报:2010年,您和时任世行副行长林毅夫共同发布了《解读中国奇迹——经济特区和产业集群的成功与挑战》。在书里,您针对深圳特区以及珠三角产业集群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同时,您作为广东省珠三角《规划纲要》的特聘国际专家,经常来往于美国和广东,熟稔两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你怎么评价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状况?
曾智华: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城市的经济发展模式还是比较成功的。这些城市通过加工贸易,产生了很多产业集群,出现了很多专业镇。这些产业集群或专业镇分工很细,生产效率很高,有比较大的竞争力。
此外,广东还创建了很多创新平台,对产业创新或技术突破给予鼓励支持。可以说广东创造出了自己特有的一个模式,直至现在经济总量都是全国领先的。我认为促成“中国的奇迹”有两个最主要的引擎——经济特区和产业集群,这两个引擎的很大一部分都在广东。
但如今,珠三角也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其中最主要的是来自转型升级。因为随着国际环境的改变及生产成本的提高,从事加工外贸的优势条件在珠三角城市已经逐渐弱化。珠三角原来低劳动成本、低附加值的产业发展模式已经遭遇瓶颈。珠三角城市主要是出口导向型的经济,下一步珠三角要继续保持竞争力的话,必须从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着手。
一方面传统产业通过市场调节调整、转移、升级。更重要的就是要培育高附加值的新的产业,如设计、商业资讯、消费服务、技术创新、物流等。
中国很多地区发展的特点是制造业占了大头,制造业两端的研发、服务产业相对比较弱,中国包括珠三角日后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因为很多高附加值的产业都是服务业,而且服务业也能创造很多就业机会。
我认为促成“中国的奇迹”有两个最主要的引擎——经济特区和产业集群,这两个引擎的很大一部分都在广东
谈
珠三角城市群竞争力
目前最大瓶颈是人才缺乏
南方日报: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过“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提出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飞跃的命题。而后演化为“城市群竞争”。曾有专家说,珠三角地区和德国鲁尔工业区有着相似之处,如今谈到珠三角城市群的竞争力,您觉得还缺什么?
曾智华:珠三角城市群竞争力的提升,如今来看,发展金融业肯定是个重要命题。其中地理位置离香港近是优势,目前最大的瓶颈是人才缺乏。发展金融行业需要一大批高端人才,需要从海外和中国的其他地方如京、沪等地吸引人才。另外就是需要自己培养,这就需要对当地地方院校中跟当地发展方向相结合的学科进行重点的支持。
第二是要创造宜居的环境,高端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比较高,要他们长期定居,首先要保证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还要解决小孩异地上学等制度性的问题。
在东亚、东南亚的城市当中比较有竞争力的就是新加坡和香港。新加坡现在想打造成东南亚乃至亚太地区的高端服务业中心,它的自然环境和法律环境都很好,吸引了很多高端人才。香港亦是有力的竞争对手。珠三角接下来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发展新兴产业,首先就要跟这些地方竞争,打造出宜居的环境。
第三方面,国家对研发、创新的支持需要创造很多创新基础设施平台,珠三角也有一些创新平台,但问题是这些平台往往以镇、县或市为单位,造成了条块分割。出现了城市之间、同一个城市之内不同的园区之间或产业集群之间的同质性竞争乃至恶性竞争,导致资源的分散和浪费。
专业化的创新平台必须以产业和行业为主导来划分,而不是以行政区划,现在产业要做大的话,必须进行行业整合,比如在两个城市有类似行业的话,这些行业之间必须进行合作与融合。我们也把这称为集群创新,只有把这些资源结合起来才能做大做强,因为产业创新需要很强的互动,孤军作战是行不通的。
比如在硅谷,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动非常频繁,行业之间的合作也比较普遍,反观中国,往往是竞争远大于合作。将来需要打破市、县、镇的界限,加强行业之间的合作。这需要至少省一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进行整合。此外,珠三角如何定位,产业怎么选择,也是非常关键。这需要跟现有的比较优势、未来可能出现的竞争优势相结合来做抉择。
专业化的创新平台必须以产业和行业为主导来划分,而不是以行政区划,现在产业要做大的话,必须进行行业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