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东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中坚力量,大型骨干企业在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胡春华强调“做大做强民营企业,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经营规模超100亿元、500亿元、1000亿元的大型骨干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
按照省大型骨干企业座谈会明确提出的要求,今后3年是广东大型骨干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期,广东力争在2017年主营业务过百亿元企业超过260家,努力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企业生态,形成我省民营经济繁荣发展、中小企业茁壮成长、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生动局面。南方日报今起策划推出“升级粤商”系列报道,走进转型升级中的广东企业,探寻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之路,探寻广东本土跨国企业的培育之路。
6月底,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海上风机实现“广东造”,在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明阳集团”)成功下线,这标志着中国风电产业在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上取得了新的突破。令人关注的是,推动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跨越发展的动力源正是自主创新。
明阳集团董事长张传卫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露了发展蓝图,以国内海上风电大规模开发、第三代高倍聚光太阳能技术日趋成熟和生物质能源全面发展为契机,加快做大做强,经过十年努力,跨入千亿产值俱乐部。
明阳集团并非个例。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创新的价值,并将企业创新的范畴从技术领域扩展到了企业战略制定、人才引进等诸多方面,从而形成系统性创新的庞大合力。
突破核心技术
实现产业“颠覆性”发展
“到2015年,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LED三大产业率先突破,生物、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产业初具规模,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突破2.5万亿元,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左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增强。”去年印发的《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画下了一幅无限美好的蓝图。
然而要想达成以上这种“跨越式”的发展目标却并非易事,唯有不断通过创新寻找到发展过程中的“爆发点”。
当前率先突破的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照明三大产业也恰是企业创新发展最强烈的行业,据初步统计,目前三大产业规模已占全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60%左右。
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在新一代移动通信设备、新型平板显示、软件等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等多项创新技术的带动下,该行业的发展势头显得颇为强劲,目前已发展出三个规模率先突破千亿元的产业集群,整个产业的增加值一举突破4600亿元。
“很多产业的发展瓶颈也恰好是其产业发展的增长点,谁能够突破,谁就能占据先机,突破点就在技术创新!”没想到,一位LED生产商的话对于太阳能行业等发展也同样适用。“一项技术的突破,对整个产业的推动可以说是‘颠覆性’的。”看过了多晶硅光伏产业发展的“过山车”,明阳集团广东瑞德兴阳光伏有限公司(下称“瑞德光伏”)常务副总经理越发觉得,决定一个新兴产业生存价值的关键在于“核心技术”的力量,他认为,多晶硅光伏太阳能的“寒冬”恰孕育着第三代聚光太阳能的“春天”,依托着一支14到15名成员的国际化团队,瑞德光伏很快便有了“引领整个产业转型的底气”。
据介绍,瑞德光伏的团队已经拥有了4结及5结太阳能电池的专利,最高的转换效率可以一举提升到55%,“我们的产品和技术绝对不输国外的同类产品”。
培育创新主体
引进人才丰富研发团队
走马珠三角企业,记者深深感受到,在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是一个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人才又是创新突破的关键点。
眼看,广东的科技研发投入水平呈不断提升之势,而更为可喜的是,以工业企业为创新主体的态势继续发展,创新主体实力得到增强。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广东R&D经费内部支出1045.5亿元,其中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899.4亿元,比上年增长27.8%。而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占全省R&D经费内部支出85.7%,这充分说明了企业的创新内生动力不断强化。
与此同时,记者还注意到,企业研发主体正不断向高技术产业企业良性聚集。2011年广东高技术产业企业(大中型)R&D经费投入455.2亿元,占整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的50.6%。
而这直接体现在各大企业在引进创新团队上的“大手笔”投入上。2009年前后,高端液晶面板产业开始向中国大陆转移。人才随着投资走,韩国、中国台湾的液晶显示技术人才纷纷进入中国大陆,其中很多人进入华星光电。目前,华星光电的研发团队超过400人,华星光电CEO薄连明更向记者透露,企业正一点点提升自身的创新气质,不仅要吸引更要留住千里马,持续推动公司的创新。
在引进人才方面,华星光电仅仅是一个代表,这几年来广东新兴产业的人才引进战略运用得越来越成熟,2009年以来,广东省分3次累计引进以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代表的57个创新科研团队和49名科技领军人才,规模居全国首位,成为驱动创新核心动力之一。
而这些团队发挥的作用也是立竿见影,深圳光启理工研究院团队目前已申请核心发明专利1179件,平均月申请量约100件,占全球过去十年超材料领域专利申请总量的80%,逐步实现对超材料领域源头知识产权的覆盖,确立了团队在超材料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
明阳集团朱荣华领军的海上风电技术创新团队也已申请核心专利88项,获授权发明专利60项,帮助广东的海上风电发展一起步就与美国、北欧等先进国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个案链接
华星光电:专注研发 打造“创新工厂”
作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工程,华星光电8.5代液晶面板项目从打桩建设到开始量产只用了17个月的时间,是目前为止国内外同类企业建设中速度最快的项目。
对此,华星光电CEO薄连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创新是新兴产业的灵魂,华星光电在取得了“开门红”后,将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向产业的纵深领域拓展。
“不少人认为,高世代液晶面板项目日韩已经发展多年,中国企业只要有钱,引进生产线就万事大吉了。这是一个天大的误区。”薄连明强调,“如果研发跟不上,生产线就是死的。决定液晶面板线运营质量的,是其良品率。而良品率的好坏,首先就是由研发决定,其次才是生产工艺控制水平。如果前期的研发不行,后期的工艺即使再好,也无济于事。华星光电满产后良品率能达到95%这一行业中值,与华星光电高度重视研发密不可分。”
一组数据能充分印证薄连明的说法。截至今年5月份,华星光电申请的专利项达到2541件,其中发明专利1794件。如此大的专利申请量,除了中兴、华为等电信巨头之外,整个广东省还没有几家能与之比肩。
其实,早在引进生产线的同时,华星光电就已组建了自己的研发团队,并确定了走“集成创新”这一创新模式,利用上天马液晶面板生产线进行自己HVA(华星宽视角专利)技术的开发和产品设计。正是因为在研发上打“提前量”,到2011年8月8日华星光电正式投产之时,华星光电已拥有231项发明专利。
通过这种集成创新,华星光电的生产线建成后马上进行生产,大大缩短了从建设向生产过渡的时间。去年3月,代表着华星光电研发实力的110英寸四倍高清“中华之星”液晶面板问世,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全高清3D液晶显示屏,被誉为“中国视像行业先进显示技术的一大突破”,使中国继日韩后成为掌握自主研制高端显示科技的国家。
在研发上树立的优势,让华星光电尝到了甜头。华星光电自主开发的55英寸4倍全高清液晶显示屏实现量产后的3个月,良品率就达到了90%左右。今年4月,华星光电55英寸4倍全高清液晶显示屏出货量就达3万块。采用这种屏生产的高端液晶电视,成为今年“五一”期间市场热销的产品。
华星光电不断跟进最新技术。今年已经推出3D、窄边框、4k×2k(110英寸、55英寸)超高清等新技术产品,并投资建立4.5代OLED试验线。此外,公司已成立专职工作小组,评估论证低温多晶硅及OLED生产线项目,争取明年启动。
企业访谈
明阳集团董事长张传卫:
企业可结合实际灵活自主创新
明阳集团最早不是做新能源产业的,为什么会想要进入这个领域?明阳转型成功的原动力又是什么?明阳集团董事长张传卫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全面进入清洁能源领域,这与“美丽中国”的理念是一致的,“2004年到2005年,全球遭遇能源危机,新能源产业毫无疑问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一个有着巨大创新空间的领域,我们抓住机遇进行了转型。”
自主创新并非“从零开始”
南方日报:现在全社会都在强调创新的重要性,不过,有些企业对创新的意义、创新机制的形成还不是非常清晰,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张传卫:创新没有什么定式,也有很多误区亟待打破。自主创新并不意味着“从零开始”。明阳从一开始就很清楚这一点,我们在推进技术合作的过程中非常积极,但会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必须以我为主,能够为我所用,明阳必须掌握核心技术,现在看来这条路还是很成功的。
与此同时,在信息爆炸、技术突进的今天,企业也应清楚意识到敢于创新就要敢于承担投入周期,自主创新的意义在于“购买未来”。明阳现在大力发展的海上风电产业、太阳能产业包括生物能产业都还没有盈利,但是我们并不着急,因为这些产业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明阳在一轮又一轮发展过程中转型的重要基础,企业就应该敢于“设想未来”。
而且,创新并不局限在技术领域,举例来说,明阳去年业绩的逆势上扬就与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密不可分。我们在发展陆上风电时推出了一个“定制化服务”,市场效果就非常好,不仅每千瓦收益提升了3%,还为我们带来了大量的订单。
南方日报:不过,也有很多企业担心,一旦创新失败,企业承担巨大风险,特别是广东企业,非常务实,很多人都曾表示无法平衡创新的收益与机会成本,明阳有什么经验可供借鉴吗?
张传卫:这的确是一个问题,每个有志于成为创新主体的企业都必须面对,但这并不是拒绝创新的理由,每个企业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推动。
企业小的时候可以跟着行业的龙头进行模仿型的创新,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要开始逐步推动自主创新了。但此时推动自主创新,就要充分考虑分散风险的问题。明阳进军太阳能领域,累计投资超过10亿元,算一算我们现在净资产50亿元,如果这一块出问题了,也不会影响到原先风电事业的发展。分散风险的另一个途径就是借助于各种社会力量。其实,明阳在太阳能领域的10亿元投资是通过引入各类资金实现的,明阳的实际出资也就2亿元。
政府扶持重在“软”环境
南方日报:您刚刚也说到,企业的自主创新需要各方的支持,那么广东现在鼓励自主创新的氛围和机制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方面吗?
张传卫: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鼓励和支持我省大型骨干企业壮大规模增强实力的指导意见》,强调要促进大企业集团和中小微企业共生共存、协调发展,这一决定是非常英明的,不断地解放思想正是广东源源不绝的发展动力。我们一直将总部留在广东中山,也正是因为我们对广东的创新环境有信心。
广东目前的扶持政策还需要进一步扶到点子上。举个例子,现在很多地区对于总部经济企业的扶持力度之大是超过广东的,对于成长到一定规模的企业,给钱、给地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给市场,给企业发展的空间。反观广东,在一些新项目的引进上效率却并不够高,这一方面是因为各项制度完善了,是好事,但其中也有不少是因为有关部门心存顾虑,效率低下,解决这些问题才是真正帮了企业的忙。
其次,广东的整个社会管理工作也要更上一个台阶。企业是由人组成的,留住企业关键还是留住企业的人。现在很多创新型企业高管在广东当地解决不了薪酬的优惠税收的问题,解决不了户口问题,更解决不了家庭就业、入学等问题,这让人家就很难在广东扎根,到头来,整个企业必然就很难留住了。
广东改革开放先行一步,如今更应该以改革激活市场活力,营造企业发展创新软环境,继续引领当好排头兵。
专家视点
创新不仅仅在技术层面
创新是什么?在大多数人脑海里第一个联想到的便是“科技创新”。然而,省人民政府参事,广东省委党校教授、原副校长陈鸿宇却在接受采访时反复强调,“现在大家说得最多的是科技创新,但创新的定义绝非如此狭窄,体制创新等同样重要。没有这些创新成果的保证,科技创新的成果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各项创新的成果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对此,广东华南经济研究院区域与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启华也强调,“技术创新仅仅是企业创新的一个方面,企业创新的视野应该放得更宽,把商业模式创新、理念的创新等都涵盖进去,这样才能保证。”站在广义的视角上,以宽阔的视野理解创新,不管是对企业抑或是政府而言,都很重要。
更为关键的是,在强调创新转化力的当下,系统性创新不足的问题正在不断凸显出来。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投入和能力持续增强。不过,在很多方面,广东企业仍有诸多不足。
创新是个系统工程,就以人才战略而言,“现在不仅仅是引进人才这么简单了,你要给予人才什么样的待遇?是给予股权还是给予其他的特殊地位?如何让他们和企业融为一体?这些都要探索。”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彭澎表示,这其中既有企业自身的责任,也有政府该做的事情,例如引进人才家庭的入学、社保等问题,这些可能甚至牵扯到社会管理的创新问题。
除此之外,李启华还建议,应该加强“科技和金融相融合”,在他看来,金融体系的创新对于创新氛围的形成也至关重要,“技术创新本身就是带有比较大的市场不确定性,企业本身的资金可能难以负担如此大规模的持续支出,那么如何能够支持成果转化和市场化应用?这就需要有风险投资等多种资金的帮助了,随着市场需求的逐步释放,企业创新取得成果之后,也要为这些资金提供‘套现离开’的渠道。”
而这一切工作在当前的背景下却又离不开政府和政策的支持。陈鸿宇表示,“政府应该专门打造一个创新服务平台,对中小企业给予创新扶持。这个平台门槛尽量不要太高,让所有中小企业都能公平地享受到。提供的服务也应是多方面的,除了技术方面,也要有专利申报、企业培训、金融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