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切换
新闻
外贸压力不小,这个广东城市为啥有望获千亿元级别增长?
2020
06/11
12:04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近日印发“广东省内海关稳外贸外资8条”,一口气推出50项具体措施。

这个政策可谓及时雨,有利于广东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珠海的港口。

在采访政策制定者、相关企业和专家后,粤评君发现该政策“抢眼”的影响至少有三点:

◆在珠三角9市5个海关关区,一举畅通了保税科研物资跨关区流通的监管模式;

◆外贸重镇东莞有望获得千亿元级的增量;

◆综合保税区企业缴税,可从不同方式中,挑税负低的方式缴!



茂名港口。

珠三角9市5个海关关区,是怎么被畅通的?

新政内容丰富,从企业扩大进出口、稳定加工贸易,到支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广东自贸试验区发展等动作一应俱全。

其中,有几个关键点颇有说头。

且看第四条“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表述:支持科研仪器设备跨境进入大湾区内地九市使用。

这条政策该怎么读呢?

广东是全国拥有总署直属海关数量最多的省(区),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坐镇广州,是总署在广东地区的派出机构,一把手由总署领导兼任。同时,广东省内还有广州、黄埔、深圳、拱北等7个总署直属海关,珠三角9市分属5个直属海关管辖。不同关区间,至少保税货物的流通,一度相当不便。

众所周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关键点就是要让人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要素在湾区内畅通流动。

据粤评君了解,新政畅通珠三角9市5个海关关区保税科研物资跨关区流通的监管模式。

以前,如果珠三角科研机构想要进口一批国外先进科研设备,如经广州海关进口,以“保税监管货物”的形式,在广州海关关区内使用,就可以免交关税。

但要转到深圳、珠海使用,则跨越了关区。还想以“保税监管货物”的形式免税使用的话,得分别向广州海关申报入关,并向要去城市所属关区海关申报进关,办两次手续,相当麻烦。

有的科研机构在珠三角几个地市设有分支机构,可又怕麻烦,便分别在分支机构所属关区重复引进同类科研设备,真的浪费资源。

新政实施后,在珠三角9市里,进口作科研用途的科研设备,终于实现免税、共享使用了。当然,如果想转做商用,还是得缴税。



航拍港珠澳大桥海豚三塔夜景 。

为何外贸重镇东莞受益这么大?

东莞跨境电商全国闻名,2019年跨境电商进出口419.2亿元,占全国22.5%,占广东37.8%,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

“广东省内海关稳外贸外资8条”提出,支持东莞等市率先开展跨境电商B2B出口试点。

具体动作是,向总署积极申请增列B2B监管方式代码,推动跨境电商简化申报,并将东莞等列作跨境电商B2B出口试点城市。

所谓B2B出口,区别于传统电商中生产企业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B2C模式,主要指中国生产企业利用跨境电商平台与国外经销商做生意,向国外经销商集中批量出口。

东莞一旦成为跨境电商B2B出口试点,据保守统计,一年有望为东莞带来80亿元的出口增量。而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透露,东莞每年未被统计的货源或达2000亿元。

原来,目前纳入海关统计的跨境电商模式,是网购保税进口和出口、零售直购进口和出口。跨境电商B2B出口是按一般贸易方式申报和管理的。

这就有两点不便。

第一,企业麻烦且成本高。企业反映,近年越来越多国外消费者在亚马逊、ebay等平台网购广东商品,但现在跨境电商出口得按B2C模式,企业要么一单一单拆成一个一个小邮包,分别直接寄给国外消费者;要么按传统一般贸易方式申报出口,企业得和国外经销商重新签订传统外贸销售合同,往来寄递纸质发票等单证,耗时费力。

国外电商平台里,广东卖家多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在海外自行解决销路、仓储,难度和成本都难以为继。

如果成为跨境电商B2B出口试点,东莞的企业就可以从本土一次性批量发货到在自建的或者国外经销商的海外仓,再由海外仓分别寄给消费者,不仅大大降低运费,还可以迅速完成售后退换货。

第二,“掩盖”了跨境电商B2B出口潜能。近些年,跨境电商作为外贸新业态备受关注、期待,但我国各地跨境电商出口额普遍一直偏低。

事实上,并非实际出口额偏低,而是拆成小邮包的方式出口,数量繁多,难以查证,让这些外贸的货源及数据长期处在“流失”状态。

成为跨境电商B2B出口试点后,企业不用拆成小邮包出口了,集中批量发货,货源及数据即可“回流”,外贸的真实情况得以更准确的统计和反映。东莞也就有了前述的一年80亿元甚至2000亿元的出口增量了。



东莞市。

企业缴税可以挑“优惠”的方式

“广东省内海关稳外贸外资8条”提出,支持梅州、湛江等综保区加快申建。支持佛山、肇庆、河源、中山申建综保区。

综保区,全称综合保税区,是我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一。

据粤评君了解,海关支持梅州作为全域中央苏区优先申建,支持湛江综保区作为省域副中心地区重要项目进行申建。这两个城市已经相继启动了审核程序,获批速度有望加快。

为何这么多城市申报综保区呢?

粤评君发现,过去,老一批综保区多集中在广州、深圳、珠海等外贸实力较强的城市。如今,广东东西两翼对外开放日益发展,确实到了需要综保区的发展阶段了。另外,近年国家多次增加综保区功能,“新版”综保区即便对于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市,也成了“香饽饽”。

“广东省内海关稳外贸外资8条”中,就有不少给综保区的优惠政策。

比如,新政提出新设综保区实施“提前适用政策”。

说白了,就是以前某个获批综保区的地市,区内企业要享受综保区免税政策,必须得等到该区所有设施建设完成、验收合格之后才行。

现在,在综保区获批之日起,企业在区内投产的设备等便可以享受免税政策了。比如梅州、湛江等综保区获批后,入区企业即可享受免税政策,而原来签约的企业和项目,还有望因此尽快投产享受优惠。甚至吸引更多企业投资当地。

又如综保区内企业“实施选择性征收关税”。

区内企业生产、加工并经“二线”销往内地的货物,以后企业可以先内部算算账,看看按进口料件征收关税,以及按实际报验状态征税,哪个税负更低,自行选择税负低的方式缴税。广东企业要扩大内销,可得用好这个新利器。

【主笔】苏力 陈晓 周健超(实习生)

【统筹】黄应来

【出品】南方经济智库

【作者】 苏力;陈晓

经济粤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