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49234.20亿元,同比下降2.5%,工业、投资、消费、进出口等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均呈回升态势,经济运行稳步复苏,新动能支撑不断增强。
专家认为,广东的整体经济表现正在走出疫情影响,逐渐恢复常态,随着政策效应的进一步显现,将一定程度上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下一步,广东将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推动经济持续回升恢复正增长。
“广东之所以能实现这样的复工复产成效,一方面,与全国抗疫大局持续稳定好转、经济交往加快恢复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广东的经济韧性强、制造业基础雄厚有关。”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产业规划部副部长李金波表示,广东产业的优势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经济主体活跃,善于在危机中发现新机遇;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可以在变局中开新局,广东不仅是全球重要的制造业集群所在地,也是全球重要的供应链管理中心,还是全球重要的技术研发和转化基地;三是营商环境和社会治理综合水平较高,无论是“云”上广交会的顺利召开还是多个石化大项目的开工建设,都说明了全球投资者、贸易商对广东营商环境的肯定。
全面恢复
主要经济数据回升社消零总额降幅连续四个月收窄
“广东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好转,形成一条经济数据回升曲线。”省统计局局长杨新洪表示,主要经济指标的回升与修复,是上半年广东经济的重要特征。
“面对疫情带来的突发性冲击,广东的应对举措是比较有力的,经济发展潜能得到了有效发挥。”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陈鸿宇表示,上半年广东经济体现四个特点:整体经济在预判区间内运行,4月份后逐步回暖;复工复产政策取得较好成效,发展质量有所提升;新经济、新业态发展较快;经济运行的潜能被不断激发。
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恢复最快,同比增长0.1%,增幅比一季度回升15.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进出口、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降幅均由两位数逐步收窄至一位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连续四个月收窄。经济社会秩序逐步恢复,带动经济运行持续改善。全社会用电量已恢复至近三年同期平均水平,货物周转量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4个百分点。
“今年二季度复工复产的情况比预想的要好。首先体现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复工复产成效显著。”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金山认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的持续蔓延,广东作为外贸大省受到很大冲击,但通过及时政策支持和举办“云”上广交会等,对外贸企业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复苏的外部影响。
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需求侧也呈现逐步恢复的态势。
上半年,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万亿元,同比下降14.0%,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0个百分点。
其中,日常生活用品与医疗用品零售快速增长,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的中西药品类、粮油食品类、书报杂志类、日用品类商品零售分别增长21.1%、18.5%、18.3%和7.3%;6月当月,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快速增长20.8%。
一方面,这体现出广东在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方面成效显著,另一方面也是经济活力不断恢复的体现。
“发放消费券等措施能刺激消费、减少消费成本,以促进消费带动经济的发展。”省社会科学综合研究开发中心主任黎友焕表示,从长期看,未来必须重点在保基本民生和稳就业、稳预期上出台更多的激励性措施。
在外贸方面,上半年,广东完成货物进出口总额3.06万亿元,同比下降7.1%,降幅比一季度收窄4.7个百分点,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额比重比一季度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82万亿元,下降8.5%,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9个百分点;进口1.24万亿元,下降5.0%,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8个百分点。
“长期以来,外贸一直是广东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面。”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表示,受外部市场影响,外贸面临巨大压力,但是从逐月数据上来看恢复趋势明显,特别是6月份,进出口总额增速回到正增长区间,同比增长0.8%,其中出口下降1.8%,进口增长4.9%,对经济的增长的贡献正在显现。
曲建直言,今后对各种形式的外贸出口都应予以重视和支持,以此保障广东参与国际经济的供应链安全。
投资支撑
基础设施投资提速 上半年增长7.2%
上半年,广东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1%,增幅比一季度回升15.4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2%。
曲建认为,固定资产投资对支撑广东上半年经济运行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上半年民间投资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2.7个百分点,这体现出社会投资信心也在恢复,两方面的合力将为下一阶段广东经济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
“上半年投资增长速度较快也是意料之中。不少投资是原来就已经规划好的,针对新的形势,广东又增加了很多新投资项目,进一步抵消了因疫情冲击和国际经济衰退影响。”黎友焕表示,从具体投资项目分析,一部分侧重在推动短期经济恢复,但更多的是支撑中长期高质量发展的。
从投资的结构看,“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的作用更加凸显:上半年,防疫物资生产相关行业投资加大,医药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分别增长50.3%和25.5%。广东高技术制造业投资降幅比一季度收窄21.1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投资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7.1个百分点。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珠三角产业转型、沿海经济带布局等方面,广东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工,特别是多个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都让投资进入一个‘水涨船高’的阶段。”陈鸿宇表示,广东自觉将加大固定资产投资与产业转型升级有机结合,将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作为投资重点,这预示着广东不但在今天谋经济的回暖,更是夯实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这突出体现在,上半年,广东以5G、数据中心等为代表的新基建投入力度加大,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投资增长18.6%。
“这也是结合广东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和产业发展优劣势作出的针对性措施。”黎友焕表示,广东经济基础坚实、产业体系健全、科技创新要素集聚、科技创新环境优越和社会各界的科技创新意识较强等都是广东“新基建”投资的优势,同粤东西北与珠三角区域差别较大、创新要素分布不均衡等既是发展短板也为投资提供空间。
机遇层出
新经济占比提升占地区生产总值25.6%
今年上半年,广东新经济呈现加快发展与壮大趋势: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25.6%,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含研发)占新经济增加值比重36.2%,同比增长1.3%。先进制造、高技术制造业回升加快,6月当月增加值分别增长9.0%和14.1%,高于规模以上工业5.1个和10.2个百分点。新兴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稀土磁性材料、工业机器人、服务器分别增长56.2%、24.3%和64.2%,3D打印设备增长328.2%。
在陈鸿宇看来,广东是制造业大省,受疫情影响,规上工业增长面临较大增长压力,但在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新经济方面仍然取得了较好发展,并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方面广东制造业始终坚持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机制,即市场需要什么,就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灵敏反应和配置,积极主动地扩大相关产品和装备投资生产,并开拓新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在疫情防控期间,带有更高技术含量,更高附加值的制造业企业,也更容易在抢占市场、把握机遇方面实现转危为机。“广东制造企业在市场博弈中明白,只有在创新链中居于中高端位置,才能在价值链和产业链中处于中高端地位,也才能补上广东在关键部件、关键装备、关键领域等环节的缺失。”陈鸿宇表示。
与此同时,新兴业态也在快速发展。上半年,远程办公、在线教育、智能施工、无人配送等服务业新模式较快发展,带动第三产业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信息消费持续较快增长,电信业务总量增长24.7%,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增长31.2%。
而疫情也催生新的消费方式和习惯,线上交易加快发展。上半年,全省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同比增长20.2%,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占全省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的27.8%。电商促销、快递+直播带货等新模式带动快递业务量增长21.9%,实现快递业务收入增长14.2%。
“每一个智能手机都是一个消费终端,每一个智能手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一个线上的办公室。”刘金山表示,此次疫情彰显了经济发展的新业态,包括智能化技术,密集型信息服务等,而这便是一个新兴的经济增长点,既有助于今年上半年生产性服务业和部分生活性服务业加快恢复,也为下半年经济持续向好提供了新动能。
杨新洪表示,广东经济持续向好的态势不变。从广东经济自身看,广东经济基本盘稳定,上半年经济稳步复苏为下半年持续恢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且广东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工业产业较为齐全,企业面对市场抗压能力较强,新基建、交通、水利等重大项目保障投资增长,拥有粤港澳大湾区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下阶段经济持续恢复提供了坚实保障。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新产业的快速发展将为经济回升继续提供有力支撑。
●南方日报记者 王彪 李凤祥
实习生 赵鸿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