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9月28日上午,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1+20”的战略性产业集群政策。
此前,广东省人民政府在5月18日出台了《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根据广东省政府工作要求及《意见》精神,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会同广东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农业农村厅、能源局,逐一制定了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
(摄影/曹雅琴)
新兴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增长潜力巨大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产业经济发展先行一步,规模质量走在全国前列,市场消费规模巨大,区域创新综合能力多年保持全国第一,形成了强大的产业整体竞争优势。目前广东产业集群化发展具备一定基础,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汽车产业、先进材料、现代轻工纺织、软件与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药与食品等产业集群2019年营业收入合计高达15万亿元,构成广东产业的重要基础。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区块链与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新能源、激光与增材制造、数字创意、安全应急与环保、精密仪器设备等新兴产业集群2019年营业收入合计达1.5万亿元,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增长潜力巨大。
虽然广东产业经济取得长足进步,但也存在发展支撑点不多、新兴产业支撑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高端产品供给不够、发展载体整体水平不高、稳产业链供应链压力大等困难和问题,在提升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本土领军企业和自主知名品牌等方面仍有较大空间,急需攻坚克难不断突破。
为应对新形势、抓住新机遇、解决新问题,广东省政府从2018年9月部署开展工作,组织省有关单位分批广泛调研了全国先进省市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经验做法和省内产业集群现状,借鉴发达国家产业集群发展经验。今年1月,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立足全省产业发展基础和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选定具有产业基础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进行重点培育。5月18日,广东省政府出台《意见》,不断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贯通,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解决“卡脖子”问题,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长10%以上
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是广东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重要突破口。
总体看,广东各类产业发展方式仍显粗放,空间布局同质化、碎片化、产业技术层次低、大多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产业链耦合不紧密,协同创新能力弱,与世界先进产业集群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广东将全力以赴推动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持续优化提升,极具全球创新资源、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人才链、围绕人才链部署教育链,积极推进产业、科技、教育深度融合,突破一批集群关键核心技术和薄弱环节,部分领域形成战略优势,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和产业基础问题,全面提升集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自主性。
据了解,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立足于“稳”,主要是指产值5000亿以上,产业关联度高、链条长、影响面广,具有相当规模且继续保持增长的产业,是广东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对全省经济发展具有稳定器作用。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2019年营业收入合计达15万亿元。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着眼于“进”,一般是指产值2000亿以内具有前瞻性、战略意义突出、附加值高、技术先进、增长潜力大、产业带动强的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19年营业收入合计达1.5万亿元。
到2025年,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将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增速基本同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不断开创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介绍,《意见》是“20个行动计划”的统领性文件,强化顶层设计,构建起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的主框架,把握整体的发展思路、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20个行动计划”是产业特色鲜明的具体工作指南,强化更具操作性的指导作用。
(摄影/刘佳盛)
“1+20”政策文件按照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原则,为各地各部门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提供基本遵循,为社会各界参与广东省产业集群提供重要参考。
总体来看,“1+20”政策文件是一个有机整体,即从宏观层面把握战略性产业集群全局性问题,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抓“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突出抓创新、强主体、拓开放、促融合,促进产业由集聚发展向集群发展全面跃升,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也从中观层面推进地区错位发展,推动城市功能定位与集群发展协同匹配,达成区域分工合理、差异化发展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还从微观层面强调产业链内部专业化协作分工,对细化领域发展重点提供指引,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深度融合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邹锡兰 刘佳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