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先进、优质、上规模的企业项目是“金凤凰”的话,那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产业园区就是“梧桐树”。在佛山轰轰烈烈的村级工业园改造升级过程中,除了佛山一大批制造企业借力佛山村改破解土地瓶颈,增资扩产就地智能化升级,还有一大批先进、优质、上规模的企业项目也抓住佛山村改“栽桐引凤”的机遇,抢滩落户村改后形成的产业园区,聚集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助力佛山制造高质量发展。
金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这些犹如“金凤凰”的先进、优质、上规模的企业项目为何争相选择落户那些种下“梧桐树”的产业园区呢?答案正是那些产业园区精准把握“金凤凰”的发展需求,有的放矢“栽桐引凤”。
关键词:企业共建
科技型企业抢驻“量身定制”厂房
低矮的彩钢瓦房摇身变成崭新明亮的高大厂房,周边道路和整体环境也焕然一新。顺德区乐从镇的村改项目上华智能智造产业园完成变身只用时一年。该项目总投资预计超8亿元,由乐从镇政府与美的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携手打造。昔日园区内从事家具生产、仓储物流、五金加工的传统企业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高端智能装备制造、机器人制造等新兴科技型企业。
饮头啖汤率先入驻的就有佛山海格利德机器人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新园区环境的提升变化太大了。但让我选择上华智能智造产业园最重要的原因是,这里在建设初期就参考了企业建议。”海格利德总经理李晨明介绍,作为智能装备制造企业,海格利德很多设备都有6米多高,对产业园层高和载重的要求都很高。产业园运营方听取了企业建议,使得园区建设能够很好地满足企业的生产运营需求。
上华智能智造产业园配套设施大楼。
上华智能智造产业园产业发展总监周虎介绍,该产业园招商情况良好,一期A区的工业厂房已建成,全部招商完毕。其实,通过与企业共建的方式打造产业园,是村改近年来探索的路径之一。在了解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再对产业园进行改造升级,产业园吸引先进、优质、上规模的项目入驻无疑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早在5年前,这种探索就已开始起步。2015年,南海区桂城街道首个“工改工”村改项目——天富科技城正式动工建设,并首次试水建设“订单式”园区、“定制式”厂房。
相比于传统的产业载体内建设的标准厂房,“定制式”厂房根据不同企业的需求来量身定制。“比如有些企业需要地面承重能力特别强的厂房,我们就在厂房建设时匹配这一需求。”彼时负责天富科技城项目的孔祥泽表示,从前期调研看,对于一些需求较为特别的高端制造企业,“定制式”厂房的吸引力要比标准厂房大得多。这一点从天富科技城的招商情况可见一斑,首期建设的工业式研发大楼刚交付使用一年,企业入驻率就已达到70%~80%,涵盖生物医药、机器人、防灾应急、LED等领域30多家新兴科技型企业。
去年5月,顺德区龙江镇的村改项目宝涌万洋数字装备园二期项目正式奠基动工,计划建设高端定制厂房,为企业发展提供“量身定制”的优质服务。万洋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吴建明表示,万洋集团将厂房与项目业态匹配,将为进驻企业提供“拎包入住”式的厂房和配套设施。
关键词:针对性服务
入驻企业共享园区配套优质服务
“我们在得知莱茵工业园开工建设后不久就决定入驻,这里预计在今年6月交付首期厂房,我们就在6月入驻装修,争取在8月投产。”佛山隆深机器人有限公司董秘、副总经理崔亚会说,该企业和川崎机器人(天津)有限公司建立了合资公司,正准备找产业园落地发展工业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项目,刚好遇到莱茵工业园进行改造。
莱茵工业园改造项目刚动工不久,就引来隆深机器人这只“金凤凰”入驻,绝非偶然。在崔亚会看来,升级版莱茵工业园的定位和他们的需求非常吻合,相信可以为企业提供不少针对性服务。
“我们园区的定位是智能制造的示范园区,主要面向高端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如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类型的产业。”作为莱茵工业园建设方之一的佛山新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勇说,这个园区将打造成为集生产制造、研发设计、企业孵化、国际交流、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和服务功能于一体的高端产业集聚基地,将大力引进金融、科研等力量支持主导产业发展。
崔亚会认为,莱茵工业园未来会引入智能制造研究院,以及一些研发和检测机构等。他们就可以和这些平台进行科研交流和合作,便捷地对产品进行检测,提升产品品质,这对企业稳步升级大有裨益。
除了提升园区环境等“硬实力”,村改产业园更将“软实力”建设作为产业园改造升级的重要方向。对此,顺德区容桂街道的村改重点项目华腾芯城也很清楚。历经348天建设,华腾芯城终于在2020年10月12日全面封顶,该项目未来将致力打造为高端IC芯片产业发展基地。作为新兴产业上的一颗明珠,芯片产业发展要求更高,这就需要华腾芯城为企业提供更高层次的支持和更高水平的服务。
华腾芯城项目总经理胡力恒表示,华腾芯城已和中国移动正式签订5G智慧园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园区建设5G网络基础设施,为入园企业提供“5G智慧园区”整体解决方案,实现通用服务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生产制造高效化,为园区、企业赋能。
作为以技术创新、创意设计为主题的精品产业园区,禅城区重点村改项目鹰创园对园区服务更加重视。去年12月,鹰创园正式开园,园区改造完成近4万平方米的高质量创意空间,计划引入工业设计机构、泛家居品牌、创意设计等企业,为泛家居产业转型升级创造环境,为新兴产业成果转化赋能。
这样的创意产业园少不了人才的支持。作为鹰创园建设方的广东鹰牌陶瓷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陈贤伟表示,鹰创园将重点引进一批泛家居产业科研机构,目前鹰创园已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产学研、青年设计人才引进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为产业升级赋能。
关键词:资源链接
园区产业集群上下游协作共赢
2015年,南海桂城瀚天科技城拥有了第3家新三板环保企业——园区企业碧沃丰生物科技(广东)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新三板,彼时距离其进行“三旧”改造不过几年。能够在那么短时间内取得如此成效,瀚天科技城不愧为佛山乃至广东“三旧”改造项目的典范。
这和瀚天科技城坚守产业定位打造产业集群是分不开的。碧沃丰总裁范德朋在2012年实地考察看到瀚天科技城有众多环保企业入驻,才签约让碧沃丰落户。“这里让我明显感受到跟之前企业单打独斗不一样的产业氛围。不论是资源的整合、信息的流通还是客户拜访的便捷性,都有了明显的变化。”范德朋说,环保企业在瀚天科技城聚集后,由于专注领域不同,有了内部合作的基础,并由此带来市场拓展和成本降低。
瀚天科技城园区内的另一家环保公司是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在线监测服务,非常清楚哪些企业可能存在污水治理的难题。“这些信息他们会和我们共享,这样我们再用生物技术提供解决方案,我们多了客户来源,他们也为企业提供了更丰富的服务内容,大家共赢。”范德朋说。
类似情况还有不少。如碧沃丰此前所需的活性炭都是在广州采购。后来,范德朋发现瀚天科技城园区内有一家活性炭研发制造企业,就转为园区内采购方式。这种同一园区内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让碧沃丰拿到了更为优惠的价格。范德朋说,从单次采购成本就能看到比较明显的成本下降。
这种注重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共赢的布局,被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斥资800亿元打造的机器人谷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产业布局上,机器人谷10平方公里的面积划分为五大组团。其中,总部基地组团以机器人龙头企业总部为核心;智能制造组团将被打造成机器人全产业链生产基地;机器人学院及科研院校组团将成为知名科学家研究实验室和优秀人才培训基地;机器人科研服务支撑平台组团主要搭建机器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李泽湘-博智林机器人创业园区则提供机器人众创空间,助力中小企业发展。
碧桂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与其他产业小镇不同,机器人谷不只是建一个园区,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企业进来,而是突出“全产业链”,包括核心零部件生产及机器人整机的研发、生产、组装都将在这里完成,建立智能机器人自主研发与生产全体系。除了博智林自身产业链布局,机器人谷还将设立园中园孵化园区,让创新企业、中小科技型企业参与进来,孵化成长后加入供应链中。未来,机器人谷将建成一个有关机器人所有领域的创造创新之城,一个融合机器人高新科技和现代化文明的未来智慧城市。
原标题:新兴产业为何青睐这些村改园区?
文 | 佛山日报记者高慧超、李嘉雯
图 | 佛山日报记者孙梦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