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切换
新闻
二十年风雨路 广东LED持续发力拔头筹
2013
09/25
17:06

二十多年前,广东省就已经进行LED产品研发,华南师范大学也于1992年在各大科研院校中率先引进国内首台MOCVD设备,LED产品在广东省的推广应用更是凿冰破界、一路领先,成为中国LED产品推广应用的主力风向标。

时光荏苒,转瞬已过二十余年。在这横跨两个世纪的二十多年间,广东LED企业突破陈规、艰辛探索、勇立潮头。从起始只见在建筑梁檐闪烁的LED装饰灯到现在道路照明日益广泛的LED路灯,从颗粒粗糙的户外广告显示屏幕到如今日益细化的LED超大屏幕,LED研发和应用的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二十年多来,从新锐LED切入照明行业,再到整个照明行业份额裂变,广东LED业的迅猛发展成为新兴产业头号聚焦点。近日,广州重启“光谷”历程,由7位院士牵头、10家参与单位组织,11家产学研单位42位专家参与,经过一年时间才形成近17万字的“光谷”发展路线在业界引起极大轰动,并被誉为蛇年LED业“励志铭”。

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刘颂豪院士,与广大读者诸君共同回顾过去二十年行业变革成长之路,凝聚信心,追梦起航。

创新二十年:两端突破齐头并进

在行业发展的第一缕曙光刚刚刺破拂晓的天空之际,广东LED人就已经踩着朦胧天色出发--突破陈规、披荆斩棘,开创了LED业发展的第一个春天。

刘颂豪院士说,广东紧紧把握LED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实行核心技术攻关和产品推广应用“两端突破”,从技术、质量、标准、市场等方面着手,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双链融合”,大力提升产业集中度、技术创新度和区域品牌度,推动LED产业实现快速发展,成为广东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的新亮点,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宝贵的借鉴经验。

广东LED人一路攻坚克难、创新发展,一路化“危”为“机”,为开拓发展新空间而奋力打拼,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全力拉动消费市场。自2008年以来,省科技厅先后组织实施了“千里十万”大功率LED路灯产业化、绿色照明示范城市等专项行动,大力推动LED照明产品应用。2012年5月,省政府召开全省推广应用LED照明产品工作会议,印发《省实施方案》,并与各地级以上市政府签订《责任书》,明确提出“三年普及LED公共照明,拉动全省LED产业到‘十二五’期末实现年产值5000亿元以上的总体目标。”

依托半导体照明工程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的成功实践,按照实体化运作的要求,省科技厅借鉴国际上产业联盟协同发展模式,引导支持22家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联合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以联盟的形式推动LED核心和共性突破、拓展LED产业技术创新应用、规划LED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搭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有效确立了“产业新型加速器”的行业地位。

科研二十年:高端研发层层突破

产业链向上游延伸,高端研发实现重点突破。广东LED产业链覆盖了全产业上、中、下游各个环节,产值以下游产品为主。近年来,在LED产业核心技术攻关、战略性新兴产业LED专项资金等项目带动下,LED上游环节取得重大突破,中游环节继续保持明显优势,增速均高于下游环节。

刘院士在采访中透露,中科宏微公司和昭信集团相继研制出国产MOCVD样机,突破了重大装备受制于人的瓶颈。基于氧化锌外延透明电极结构的新型高效大功率LED芯片、氮化镓同质外延技术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填补广东产业空白。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显示,截止2013年6月,广东省LED产业相关领域专利申请共计43787件,占全国LED专利申请的26.29%。其中,发明专利申请9684件,占申请总量的22.12%;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4573件;从产品类型看,应用类产品专利申请25786件,芯片产品专利申请近2000件,引领产业逐渐向高端环节延伸。

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引领核心关键技术联合攻关。针对广东LED产业上游环节核心技术缺失等发展瓶颈,省科技厅会同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CSA)制定并印发《广东省LED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广东省推动LED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工作。同时,编制《广东省LED产业技术路线图》,找准核心、关键、共性技术点,为企业、研发机构指明产业技术发展方向和路径。在此基础上,采用产学研用结合的方式,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开展联合攻关,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落实LED创新产品采购和税收优惠政策。

奇迹二十年:冲锋火力开路应用

广东将LED产业列为全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三大重点突破口之一,坚持创新驱动,在规划布局、资金投入、技术攻关、推广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部署,并逐步形成“产业规模居全国之首,产业集群优势明显,高端研发实现重点突破,推广应用效果显著,产业生态不断优化”的等领先优势。

LED产业是广东省重点发展的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通过短短的几年时间,实现了从无到有,产业规模倍数增长。据GSC数据显示,2009年产值390亿元,2010-2011年连续两年翻番,2012年实现总产值2170.36亿元,同比增长44.7%,年平均增长77.2%,产业规模位居全国首位。在全省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产值排名第二、增速第一。

目前,全省共有LED研发和生产企业约4000余家,带动就业近300万人,已形成产值超百亿企业1家,超十亿企业10家,并形成一定规模的LED产业集群。目前,广东LED产业基地已初步形成“1+5”发展格局,即以深圳国家级LED产业基地为龙头,惠州、东莞、江门、佛山、广州等5个省级LED产业基地,以及中山市等地为珠三角产业带的“一核一带”的产业集群空间布局,一批LED企业和产业项目竞相落户,累计总投资超过500亿元。目前,广东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封装生产基地,LED封装产量约占全国的70%,约占世界的50%。

自2008年在全国率先启动LED照明示范工程建设以来,广东累计推广应用LED路灯超过80万盏,室内LED照明产品超过210万盏,示范路段超过2万公里,总体节能55%,累计节约用电近10亿千瓦时,示范规模和建设进度在全国名列前茅。

刘颂豪院士表示,在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缺失的情况下,广东省科技厅借鉴国际领先的标杆法管理原理,率先建立LED照明产品质量评价标杆体系,编制标杆产品采购推荐目录,供LED照明工程选用。截至目前,共发布标杆目录15期,超过1500个产品,以“事实标准”来推动建立“地方标准”,继而为上升为国家标准奠定基础。基于广东在LED标准建设方面取得的丰富实践经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已正式批准广东为国家LED标准化综合试验区。

发展的智慧,推动广东LED企业思行结合向前大踏步。从最初的师夷长技、加工制造,到十城万盏、千里十万盏工程的拔地而起,再到核心技术攻关和市场应用的两头突破,广东LED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数据显示,广东省LED产业2013年上半年产值达到1251亿元,产业规模继续位居全国首位。凭借技术创新优势,广东LED积极推动产品标准制定,率先研发LED照明标准光组件,制定以LED路灯为核心的半导体照明产品标准,引领全国LED产业发展。

竞技二十年:“广东模式”一路向前

当前,广东省正处在迈向创新型经济的关键转折点上,LED产业作为省重点发展的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已基本形成了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程度较高等优势。

“历经二十多年风雷激荡,虽有波峰浪谷,但总是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前进。”刘颂豪表示,广东LED产业不仅实现了总产值的大幅度上升,在产业集群上的优势也进一步凸显,在20多家上市企业的带领下形成了广州、佛山、深圳、东莞、惠州、江门、中山等产业集群。随着国家半导体光电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国家LED产品监督检验中心等一批国家级LED检测机构相继落户广东,覆盖创意设计、技术研发、质量控制、检验检测、物流会展等各个环节的全省LED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也在逐步提升,LED产业生态得到不断优化。同时,广东在LED高端技术研发方面也实现了巨大的突破,从2011年开始,上游领域的专利量连续3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率,这也标志着广东的LED产业链正在加快向高端环节延伸,将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效应的释放。

如今,行业发展连居全国首位,产量独步全球,产业走上提升跨越之路,企业再现千帆竞发之风。广东创新提出“LED照明标准光组件计划”,面向整个产业链,建立以标准光组件为基准的工业中间件标准化新思路,通过对我国LED产业中下游已有先进技术和产品的整合,研发系列化的LED照明标准光组件产品,制定产品编码原则,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技术和光组件检测技术,为广东LED照明产品争取“国际话语权”。目前,首批21项技术规范成果已成功发布,光组件应用联盟顺利组建,目前参与企业超过100家。在此基础上,广东发布《LED照明产业标准体系规划与路线图》,确立了LED照明产业标准体系的框架、规划和实施路线,力争5年内制定130余项地方标准,在全国率先建立较为完备的LED产品标准体系。

采访的最后,刘颂豪院士说,在未来的发展中,广东省将培育和引进一批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和科技创业人才,助推建立国际化、开放性的国家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完善半导体照明标准、检测和认证体系,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作用,推动产学研用深度结合。此外,我国将从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应用技术到示范应用全创新链的重点技术突破,关键生产设备、重要原材料实现国产化,力争产业规模在2015年达到5000亿元,培育20-30家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较多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龙头企业,扶持40-50家创新型高技术企业,建成50个“十城万盏”试点示范城市和20个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产业化基地,完善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半导体照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