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013江门市面向社会投资重大项目推介会现场。陈君摄
新华网广州12月12日电(记者魏蒙)12日广东省江门市于12月12日举办了该市面向社会投资重大项目推介会,74多个项目,估算投资总额逾550亿元。
记者在现场看到,此会牵动了海内外逾300名企业家以及金融机构、投资公司的代表的目光。他们对该市推出的总投资280亿元的22项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26亿元的11项土地开发及“三旧”改造项目、总投资249亿元的41项产业项目,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
据了解,江门市土地面积占珠三角四分之一,目前江门土地的开发强度仅为广州、深圳的1/3乃至1/4,发展潜力巨大。江门是珠三角中海岸线最长、海岛数量最多、滩涂面积最大的城市。江门大广海湾综合发展经济区被列入广东省重大发展平台,发展空间非常大。
据江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悦胜介绍,江门是广东的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区,拥有国家级高新区、江沙先进制造业示范园、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等一批高水平的产业园区。目前全市形成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为主导,以及食品、纺织、造纸、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较为完整的轻重工业体系,产值规模超4000亿元。
黄悦胜认为,江门政务环境已不断优化,通过建成综合行政服务中心,在广东省率先开通网上办事大厅,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一站式”、“一网式”服务;透过海关实行的“属地申报、口岸验放”和“无假日通关”,进出口报送单当天放行率在广东省名列前茅。根据广东省情调查研究中心调查显示,该市政府服务总体满意度连续多年居广东省前列。
据了解,该市良好的投资软环境,日趋完善的产业配套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中国南车、中广核、华电集团、保利集团等一批大型央企落户江门。李锦记集团、万达集团、海信电子、富华重工、天地壹号等一批民营投资企业成为江门创业的成功典型。该市此次推出的项目有三大特点:
一是涵盖面比较宽。此次推介项目共有三大类74个项目,涵盖交通道路、城市建设、产业园区、节能环保、旅游服务、商贸物流等领域,也涵盖了全市四市三区;
二是投资方式比较灵活。除了较为常见的BT、BOT外,有些项目还尝试PPP、股权基金等新兴投资方式。对一些投资额比较大的项目,民营企业可以组成联合体参与。国有企业可以采取股份制、委托运营、合资组建项目公司、设立股权基金等方式参与竞争;
三是项目前期工作比较扎实。此次推介项目建设条件相对稳定,明确了建设内容、建设年限、合作方式、准入条件等事项,项目前期工作基本落实,具备较成熟的建设条件,而且都具有一定的盈利性,对社会投资吸引力相对较强。
除了现场推介74个招商项目外,当日已有15个项目在现场进行了签约,分别为“三旧”改造、商贸与民生、交通基础设施、旅游、传统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多个类别。其中,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与该市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发展高效、清洁、环保的能源及相关产业项目,重点投资天然气发电、IGCC、海上风电、太阳能、分布式能源及核电等能源领域,规划在江门市投资规模达到460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投资超过120亿元。
江门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潘创明在会上宣布,江门将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工作指引,提高服务效率。对列入面向社会投资的重大建设项目,实行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制度,项目备案、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环境评价等手续全部改为同步并联办理,需要相关部门出具意见的审批事项,由牵头办理部门负责征求各相关部门意见,不再由企业逐个部门申请办理。对属同类审批事项及同一部门负责审批的事项归并办理,政府部门之间建立互连互通的信息系统,实现审批信息共享,为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