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团全国人大代表纵论苏粤经济发展“长短”:
苏粤不存在“老大之争” 经济发展模式上各有所长
昨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举行开放日活动,广东、江苏的“省份经济‘老大之争’”受到媒体关注,与会的多位江苏团代表,包括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张卫国、江苏省副省长徐鸣等就苏粤两省经济发展的各自优势、区域协调发展等话题接受记者采访。他们表示,江苏、广东不存在什么“老大之争”问题,双方在经济发展模式上各有所长,很多地方值得相互学习。
■新快报特派北京记者 李国辉
【谈区域发展】虽然情况不同但可以相互学习
目前,广东和江苏都存在如何进一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问题,双方之间有怎样的差异?可以如何借鉴?
对此问题,分管江苏区域协调发展工作的江苏省副省长徐鸣表示,江苏总体可分为苏北、苏南、苏中三个板块,过去三个板块差异的确比较大,与广东粤中南与粤东、粤西、粤北存在差异的情况相似。改革开放以后,江苏非常重视苏北的发展,采取了很多扶持措施,从单向的财政转移支付(输血战略)后来到项目、科技、人才的转移(造血战略),再到南北共建,苏北、苏南五市相互挂钩扶持,以及前几年开始实施的一市一策战略(全面发展战略,即针对苏北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采取一个城市一个对策,来加快发展),应该说这几年苏北的发展势头很好,连续七年超过全省、全国的平均速度,区域间的差距在缩小。
徐鸣认为,广东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和江苏不同,江苏是平原与平原之间的差距,而广东的山区比较多,它是山区与平原的差距,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差距。在区域协调发展上,广东比较多采取“移民扶贫”的办法,后来也采取了经济富裕地区和薄弱地区相互挂钩帮扶的做法,也取得了较大成绩。
“虽然情况不同,但是双方可以相互学习、融会贯通、共同促进。”徐鸣说,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应特别注重政策的推动,关注先发展地区和后发展地区之间结合部区域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协调,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然后培育市场,让市场更好地发挥作用。
【谈持续发展】开放、创新两个轮子一同推动
对于两省共同面对的如何实现持续再发展的问题,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张卫国认为,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应该要在产业结构调整上继续进行突破,其中的重点是在引进制造业的同时加大力度开拓服务业,抓住服务业来吸引外来的资本。“无论是江苏还是广东,还是全国其他地方,我们的服务业都比台湾、香港等地区以及其他发达国家发展得慢一点,起步得晚一点,所以这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大。”张卫国说,实现持续发展、再发展最重要的一条是开放、创新两个轮子一起抓、一同推动,对外继续引进高端的、高层次的企业,对内增强、扶持企业自主创新,通过制度来推动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提升,增强自身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谈两地经济】广东创造了很多好的经验和成就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徐一平说,广东是改革开放先行区,创造了很多好的经验和成就,江苏和广东在经济发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围绕着改革在不断推进发展进程。拿发展的指标来看,尽管江苏的人均GDP比广东高一点,但是广东的经济总量还是超过江苏3000亿左右,特别是广东在加快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提出了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的战略,这些宝贵的经验非常值得江苏学习。这几年来,江苏经常到广东去学习,广东的一些先进经验对江苏来说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特别是近些年来,广东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非常好。
“我看了下数据,广东现代服务业占GDP的比率超过江苏2.4个百分点。”徐一平说,此外,广东在科技创新方面也有很多长处,今后,江苏在发展的过程中将进一步学习广东的经验,来提升江苏发展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