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现在年收入近4万元了,这多亏了党支部。”乳源瑶族自治县东坪镇方武村原贫困户谢会军近年来在乳源举全县之力狠抓落实,推行“支部牵引,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党建扶贫“2+1”工作模式下,终于脱掉贫困帽子,生活大为改善。据了解,为基本消除绝对贫困,走出一条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协调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新路子,乳源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大力推行“产业建支部、品牌闯销路、党员带头富、群众增收入”的党建扶贫模式,通过党建扶贫工程,真正为贫困村打造了一支扶贫开发“永不撤走的工作队”。
产业链上建支部 充分发挥优秀党员扶贫作用
为促进各农村产业的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乳源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把支部建在产业链(农民专业合作社)上,着力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先锋堡垒作用,为党员搭建尽显才能的平台,将党的政治优势与专业合作社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各产业向现代农业发展,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
乳源瑶族自治县东坪镇方武村方武益民种姜合作社便是在这种模式下建立起来的。方武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谢佰天介绍,方武益民种姜合作社由8名党员组成党支部。在党支部带动下,不断改进生姜种植技术,积极打造“方武牌”生姜品牌,拓宽销售渠道,让大部分贫困户脱贫致富。生姜成了方武村的主要农产品,也成了方武村的主导产业,实现了传统农业向优势产业的转变。
“自从在合作社里建立党支部,将有能力、肯干事、敢担当的党员聚合在一起,大家开动脑筋,群策群力,方武村的生姜种植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谢佰天介绍,以前村民种植生姜,只能拉到县城或韶关贩卖,价格偏低而且不稳定。现在,合作社统一收购农户生产的生姜,统一销售,在网络上发布销售信息,积极将农产品推向超市和特产店,解决了销售出路的问题,既方便村民也方便客户,解除了农户担心有姜卖不出的顾虑。谢佰天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2006年方武村村民人均收入只有2300多元,通过基层党支部的努力和帮扶单位的支持,2011年全村村民人均收入就已达到6千多元。
据了解,乳源已组建云兴蔬菜、方武益民生姜等3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在所有合作社成立了党支部,在全县的平原区、高寒山区、偏远深山区建立了蔬菜、油茶、笋竹、黄烟、李果等5个10万亩农业项目基地,带动了3200多户贫困户从事特色农业项目生产而脱贫致富。6435户26076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96%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脱贫。
坚持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
农村党支部是农村各项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为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乳源树立“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的理念,贫困村党支部按“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要求,强化支部的领导能力、战斗能力、执政能力。
以前方武村的党员大会,被戏称为“吃喝大会”,原有班子思想保守,很少考虑经济发展。2005年9月,谢佰天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将有能力的党员团结在一起,想方设法谋求发展。谢佰天介绍,方武村原有党员27名,他将比较有干劲、有想法的8名党员团结起来,带动村民发展生姜产业。“通过引导村民种植生姜,不少村民生活富裕了,对村党支部就更加信任和配合。”谢佰天介绍,现在村民有问题都愿意找村党支部协调,党支部的公信力和号召力明显提高。原贫困户谢会军在党支部的帮扶下,脱贫后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尽自己能力帮助其他村民,目前他已成为预备党员。
两年来,乳源利用党员远教系统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对基层党组织和村民开展知识讲座413期,技能培训630次,发布农业信息305条,引进项目11个。谢佰天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基层党组织不但重视党员自身学习,也非常重视群众教育,每年都会奖励考上大学的学生,最高奖励达3000元。
乳源县委书记梁健认为,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主要看干部。只有抓好党建,才能促进扶贫;只有抓好扶贫,才能固本强基。通过党建扶贫,让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扶贫开发中得到很好发挥,有效地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真正为贫困村打造了一支扶贫开发“永不撤走的工作队”。
■记者手记
乳源瑶族自治县地处粤北山区,是广东省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和16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广东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开展以来,乳源立足少数民族地区、生态发展区的实际,紧紧把握“加快绿色发展,建设幸福乳源”这一核心,近年来举全县之力狠抓落实,推行了“支部牵引,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党建扶贫“2+1”工作模式,经过一年多来的实践,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贫困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善。国家扶贫办和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了乳源党建扶贫的创新做法,认为乳源党建扶贫的做法为扶贫开发注入了新的内涵,提升了“双到”工作的意义,体现了扶真贫、真扶贫,一些经验做法具有全国性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