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切换
新闻
中山市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局
2013
03/10
12:30

中山市[1](官方外文:ZhongShan;传统外文:Chungshan;粤语拼音:zung3 saan1),旧称香山、铁城(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4月15日,香山县改名为中山县),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国父孙中山的故乡。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口西岸,北连广州,南连珠海,西连佛山、江门,毗邻港澳,总面积1783.6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14.23万(2011年),为全国四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旅居世界各地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80多万人,连续多年保持广东省第5的经济总量。与顺德、南海、东莞一起称为广东四小虎。中山是一座社会和谐、经济兴旺、环境优美、民生幸福的现代化城市。拥有国家级产业基地27个,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15个,省级以上名牌名标406个/件,落户中山世界500强企业有24家。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生态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多项荣誉。

经济2011年全年生产总值(GDP)2190.82亿元,增长13%;工业总产值6314.66亿元,增长16.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3.22亿元,增长39.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66.79亿元,增长21.9%;出口245.46亿美元,增长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6.07亿元,增长16.9%。[7]另外,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翻番增长,经济实力保持全省第5位。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826.32亿元,增长13.5%;工业总产值5309.64亿元,增长20.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9.38亿元,增长26.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0.37亿元,增长21.0%;出口总值225.05亿美元,增长2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8.11亿元,增长18.2%。全国相对富裕地区排行榜中次于 广东东莞市、新疆克拉玛依市、江苏苏州市、广东佛山市、 江苏无锡市、广东珠海市排行第七[8]。

中山市坚持实施“工业立市、“工业强市”和“产业强市”战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突出抓好名牌战略和技术创新,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健康增长势头,增幅连续三年位居珠三角首位。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国家精细化工生产基地、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中国包装印刷生产基地、中国五金制品产业基地、中国灯饰之都、中国休闲服装名镇、中国红木家具生产专业、中国电子(中山)基地、中国电子音响产业基地、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市、中国牛仔服装名镇等13个国家级产业生产基地。

2003年成功举办3·28招商经贸洽谈会、沙溪国际休闲服装节、(中山)国际电子信息技术与产品博览会等一系列会展活动。支柱产业进一步加强,2003年支柱产业产值(规模以上)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4.7%。开展示范园区创建活动,工业集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立项建设的工业园区共40个,规划面积22万亩,已引进企业3092家。开展争创工业强镇(区)活动,有11个镇区年工业总产值超过50亿元。开展评选中山十大名牌产品活动,全市拥有中国名牌6个,驰名商标1个,国家质量免检产品17个,省名牌产品51个,著名商标37个。

中山市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推进质量与科技兴贸战略,利用外资质量进一步提高。2003年全市外贸出口82.5亿美元,增长44.2%;实际利用外资9.5亿美元,增长23.8%。至2003年底,全市有外商投资企业35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山市设厂20多家,长虹、TCL、小鸭、格兰仕、美的等国内大企业也在中山投资。民间资本准入限制放宽,激活民间投资,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市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10多万户。

中山市近年逐步完善第三产业发展政策体系,进行发展目标责任考核。对民间资本从事第三产业实施优惠政策,政策拉动效应明显。鼓励现代流通业和旅游业发展,商贸物流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火炬商贸物流园、西北部工业组团产业物流园和城市配送物流园等三大物流园区顺利启动。 

 

中山市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局

联系地址:中山市中山二路57号。

联系电话:0760-88825358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