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切换
新闻
汕尾市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局
2013
03/10
14:31

汕尾市位于广东省粤东沿海地区的丘陵地带,与潮汕地区相邻,现下辖市城区、陆丰市、海丰县、陆河县四个县区级单位,华侨管理区和红海湾开发区两大县级开发区,以及深圳(汕尾)特别合作区,其前身是著名的海陆丰革命根据地。东临揭阳市,西接惠州市、深圳特区、东莞市、广州市,距香港仅81海里,北抵梅州市、河源市,南濒南海,是广东省珠三角地区和潮汕地区两大版块的重要连接点,素有“粤东桥梁”之称。东西相距132千米,南北相距90千米,总面积5271平方千米,总人口359.23万人(2008年),居民主要为汉族,还有疍族、畲族等23个民族。

汕尾是原来的海陆丰地区,原名“汕美”。汕尾是粤东地区发展潜力最好的地区。为适应时代发展,复兴粤东经济,省政府大力倡导发展粤东地区经济,提出潮州、汕头、揭阳、汕尾合称粤东四市的建议。

交通便捷,深汕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建设中的厦深高铁从汕尾沿海穿过。地理单元相对独立,是珠三角地区和潮汕地区的重要连接点,是闽南文化、潮州文化、广府文化、客家文化的交汇地,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之称。

气候宜人.海洋性气候明显,光照充足,雨热同期,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溪流众多,螺河和黄江是全市两大河流。汕尾市海岸资源丰富,海岸线长达455.02km,占全省岸线长度11.06%;辖内海域有93个岛屿、12个港口和3个海湖,全市沿海200m等深线内属本市所辖,海洋国土面积2.38万km²,占全省海洋国土面积的14%。辖区内地形内陆以山地、丘陵为主,沿海多平原、丘陵。全市最高峰为位于海丰县西北部的莲花山,海拔1337.3米。

自然资源丰富,自古有“南海物丰”之说;水产资源极为丰富,分为海洋、淡水、和海淡水三大类。沿海多优良港湾。汕尾港是天然深水良港,是全国沿海开放第一类口岸,正在规划建设的汕尾新港可建成8-10个10万吨级以上泊位,发展临港工业、物流产业的资源十分优越。汕尾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旅游资源开发前景广阔,著名的旅游风景区有碣石玄武山旅游区(国家AAAA级景区)、凤山妈祖旅游区、遮浪海滨旅游区等。

汕尾是侨乡,汕尾籍侨胞,主要旅居香港、马来西亚、印尼等地。祖籍汕尾的华侨,另祖籍海陆丰(主要为陆河)的台籍客家人,是台湾客家人的第二大群体,被称为“海陆客”。汕尾的通用译名包括:Shanmei、Hoifung(海丰)、Lukfung(陆丰)等三个单词。如果按汕尾原乡的主流语言福/学佬话来拼,汕尾海陆丰的地名会被拼成:Soaboi、Haihong、Liokhong,但是这些纯粹是假设性拼写,并没有被真正使用。这是因为大量旅居香港的汕尾籍华侨,影响了其它各国的汕尾籍华侨。海外的汕尾籍华侨,常常加入惠州十属会馆,包括海丰、陆丰、归善、紫金、龙川、连平、河源、博罗、新丰、龙门等十个县。但旅港的汕尾籍,则被认为是潮州鹤佬人(Chiuchow Hoklo Clan)。

 

汕尾市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局

联系地址:汕尾市城区香城路外经贸大厦。

联系电话:0660-3367493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