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切换
新闻
汕头市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局
2013
03/10
15:16

汕头市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历来是粤东、赣南、闽西南一带的重要交通枢纽、进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素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的美称,粤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全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是全国五大经济特区之一和南方重要港口城市,是沿海开放城市和著名侨乡。

全市总面积2064平方公里,总人口449万人,海岸线长298.1公里;其中汕头市区面积310平方公里,人口117万人。现辖龙湖、金园、升平、达濠、河浦五个区和南澳县,代管潮阳市、澄海市。

“十一五”期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主动承接先进发达国家(地区)的产业转移,积极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促进“闽西南-赣东南-粤东”经济合作。依托大港口,发展大工业、大服务,促进大流通,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轻型加工业为主体的新兴制造业基地;以港口为依托、重化工业为带动的临港工业基地;以商贸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龙头的综合服务业基地;以良种良法为途径、产业化为核心的现代效益农业基地,全面提升产业资本集聚能力,实现产业高效集约发展。

一、加快工业扩张升级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传统优势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协调发展,培育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园区工业、临港工业为主体,特色鲜明、高效集群、竞争力较强的新型工业体系。

发展壮大优势工业。运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广泛运用新工艺、新材料和现代管理方式,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扩张。发展壮大电子信息、纺织服装、工艺玩具、化工塑料、食品加工、印刷包装、音像材料等优势产业,大力培育区域特色产业,加快构筑澄海工艺玩具、针织毛衫生产基地;潮阳音像制品生产基地;潮南、潮阳纺织服装生产基地;金平包装印刷品与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金平、龙湖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

加快发展临港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抓住世界石化工业转移的战略机遇,发挥港口、区位及保税区综合功能优势,积极发展大型石化工业、能源工业等基础性工业和大运输量的临港工业;发展壮大以印刷包装机械、食品加工机械、塑料机械和输配电设备、医疗设备为重点,与区域优势产业配套的装备制造业;积极引进船舶修造、风能发电设备制造等大型项目,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扩张经济规模,提升产业集聚辐射能力。

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应用高新技术,积极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工业,以信息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为重点,支持和鼓励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新材料、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生物环保等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和规模化进程,带动全市产业优化升级。

引导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引导优势企业加强科学管理,以市场、品牌、资本、专利为纽带,实现低成本扩张,增强支柱行业、骨干企业群体的综合竞争力;引导、扶持中小型企业向“特、精、优、专”发展,扩大自主参与国内外经贸合作的企业群体;鼓励中小企业协作配套和集聚发展,实现工业集群发展,构建以大型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产业化协作的产业组织体系。

强化中心城区集聚辐射功能。加大中心城区南北两城的规划建设力度,精心构筑融山、水、桥、现代化城市景观于一体的环汕头湾城市核心带,依法有序推进以海滨路西延工程和小公园保护性改造工程为重点的旧城区改造,规范“城中村”建设和管理,积极推进新东区、南区和西区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和产业配套,提升和发挥中心城区对全市、粤东、闽粤赣经济协作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建成“韩江、榕江、练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区域性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发展中心。

中心城区北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印刷包装、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先进工业,现代物流、金融信息、商务会展、旅游、教育、文化、医疗和休闲等服务产业,积极发展新材料、环保产品、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和社区服务业以及光机电一体化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全面提升经济金融中心、商务贸易中心、管理服务中心和对外开放中心功能。

中心城区南区:重点发展港口运输和能源、石油化工等为主体的临港工业,大型仓储、物流业,海滨旅游及体育休闲、教育产业及现代农业,加快形成港口物流集散中心和临港产业基地。

大力构筑“三大经济带”。城市东部经济带:沿海滨路东延、跨新津河口延伸至莱芜,近期重点规划建成高标准的防洪大堤、高水平的市政大道和亮丽的生态城市景观带,中远期建成城市中央商务区和物流商贸中心,并通过南澳跨海大桥连通南澳主岛,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和增添城市景观魅力。临港工业经济带:东起广澳港、沿深汕高速公路至潮南陇田,规划区域包括南区石化工业区、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潮南工业经济带,发展以临港工业、海洋产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带。绿色生态经济带:从南滨路西延包括榕江南岸和牛田洋湿地西侧区域。立足自然生态环境维护,主要发展观光农业、生物制药、环保产业、都市生态旅游等,打造生态经济廊道,呼应汕头大学科技园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二、加快发展现代效益农业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充分发挥城市综合功能和粤东区域自然资源、传统农业优势,大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发展,大力发展面向国内外市场,服务现代城市生活,比较效益高、科技含量高、区域特色鲜明的现代化、都市型农业产业。

重点发展五大特色主导产业。着力促进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蔬菜水果、水产、畜牧、花卉、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升级扩张,大力发展设施、生态、观光农业,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系数,丰富农产品种类,扩大名牌、绿色农产品供应,满足现代城市生活多样化需求,扩展汕头农产品的国内外市场容量。鼓励发展以小城镇为依托,以农副产品加工、储运、营销和城镇社区服务为主业的民营企业,“扶优、扶强、扶大”市场带动型、加工带动型、科技带动型的农业龙头企业集团,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开发水平。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良种良法为途径、产业化为核心,大力培育农业品牌,推广连锁经营,促进区域间土地、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优势互补,实现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品牌化经营。强化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逐步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推进以汕头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科学园为龙头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工程建设,加速现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对传统农业生产及产品加工业的渗透。 

 

汕头市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局

联系地址:汕头市金涛庄东区47幢外经贸大厦

联系电话:0754-88931866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