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空港经济区设立于2013年3月,总面积234平方公里,人口约44万,辖砲台、地都、登岗、渔湖4个镇和溪南、凤美、京冈3个街道,是揭阳新区核心区和起步区。近年来,空港经济区围绕揭阳新区总体发展规划,坚定不移加快打造榕江新城和临空产业两大组团,有力形成了大建设、大发展、大提升的良好局面。2018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3.02亿元,比增5.91%,增速列全市第 一位;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2.04亿元,比增5.4%,增速列全市第 一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8.99亿元,比增14.6%,增速列全市第二位;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75亿元,比增19.61%,增速在全市排名第二,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93亿元,增长26.8%。
一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揭阳空港经济区地处“汕潮揭”三市地理中心,东邻潮州潮安,西望汕头潮阳,南依汕头市区,北靠揭阳市区,到三市的市中心均约20公里的路程,处于汕潮揭半小时经济圈核心地带,地理位置独一无二,是连接珠三角和海西经济区的纽带,是承接产业、资源外溢的理想之地。
二是历史人文底蕴深厚。揭阳空港经济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人文积淀厚实、文化氛围浓烈,自然景观资源丰富:有孙乙、吴复古、黄奇遇等历史名贤;有郭笃士、王兰若等艺术大师;有双溪明月、涵元夕照、桑浦山自然保护区、风门古径等自然景观;有吴复古故居、苏六娘故居、百岁坊、古山寺、雨仙塔等名胜古迹;有“隐相祠”等29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厚重,人文魅力独特。
三是交通枢纽效应凸显。揭阳潮汕国际机场坐落境内,厦深高铁潮汕站毗邻空港,206国道、潮惠高速横穿全境,汕梅、汕揭、揭惠高速纵横交汇,黄金水道榕江直通浩瀚南海,机场跑道延长及站坪扩建工程、梅汕客专机场站、潮汕环线高速、汕揭大桥、进贤门大桥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速推进。“河运、公路、航空、高铁、高速”五位一体立体交通优势明显,是粤东地区的交通枢纽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
四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揭阳空港经济区已形成塑料制品、五金制品、石材、小家电、模具、钢铁、纺织服装、玩具等八大传统产业。正在全力打造榕江新城和临空产业两大组团,建设新型城镇化示范区,现已有恒大地产、保利地产、华润置地、揭阳潮汕妇女儿童医院、揭阳粤东肿瘤医院、广州建筑、锦熹医院等一系列优质项目落户建设,产业发展基础好、定位高、前景佳。
五是政策服务给力高效。揭阳空港经济区在享受省、市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的同时,结合大发展需要制定实施了扶持企业上市、土地使用、项目服务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建立三级政务高效服务平台,致力打造粤东蕞具活力的创业置业天堂。一个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初步形成,使空港这块蕴藏强劲发展潜力的投资热土更加充满朝气,更加迸发活力,是广大投资者理想的创富热土。
空港经济区地理位置优越,人杰地灵,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发展前景无限,吸引了众多高端生产生活要素和资本、技术、人才向此加快集聚。我们真诚地欢迎各界朋友多到空港做客,前来投资置业,共谋发展,共创辉煌。
揭阳空港经济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空港经济区建设的工作部署,按照空港经济区定位,即建设粤东国际化前沿平台、汕潮揭同城化先行区、揭阳转型升级聚集区和空港经济区总体规划,初步确立“发展空港经济,建设空港新城”的发展主题,明确“十年四步走”的发展目标,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真抓实干,重点规划和建设好“一区一带三园”,全力加快空港新城建设步伐。
一、优先规划建设空港中心区
空港中心区是整个空港经济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引领全区发展的龙头。我们初步规划把空港中心区放在砲台片区,东至进场路,西至枫江,南至榕江,北至东岭山,总面积大约15平方公里,按照“山水新城、生态新城、和谐新城、宜居新城”的构想,率先完善城区的功能配套。一是全面铺开中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各个功能区的路网工程、供水供电、排水排污、园林景观、绿化亮化等市政设施配套工程。二是启动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尽快形成服务全区的行政功能区。三是重点从学校、医院、文化设施等便民利民工程入手,启动一批涉及民生的工程项目建设,尽快形成教育卫生、文化休闲功能区。四是联系金融、电信、电力等部门尽快投建分设机构,形成促进全区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区。五是做好土地储备,谋划房地产开发,形成商贸、安居功能区。在此基础上,留足空间,满足今后发展的其它功能需要。
二、突出打造空港景观经济带
空港经济区景观经济带,就是以进场路为核心,以机场片区为主要载体,以布局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生态经济长廊。我们将以进场路为核心,以机场片区的登岗、砲台为重点,在进场路的两侧和机场片区布局写字楼、酒店、会所、银行、保险、仓储、物流、电子商务平台、产品展销平台等现代服务业,重点打造总部经济。同时,要严格把好项目关,所有落户项目的建筑物从空间布局到外观设计,都要有比较浓烈的现代气息和独特的建筑个性,必须与周边的项目相协调,充分把经济建设和景观建设紧紧结合起来,确保建成区域特色鲜明、景观效果突出的经济带,逐步把这一经济带打造成为现代服务业高地和总部经济基地,成为景观突出、经济活跃的区域标志性经济长廊。
三、重点打造三个产业园
一是规划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初步选址在地都片区,东至汕头界,西至高速铁路界,南至榕江,北至桑浦山,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主要承接效益高、消耗低、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发展高端制造业,打造成高新技术产业园。
二是规划建设转型升级产业园。初步规划转型升级产业园分成两个片区。一个在地都片区,打造承接石材加工产业的转型升级产业园。目前全区共有石材加工企业341家,其中砲台127家,地都212家,登岗2家,主要分布在206国道两侧,既制约着各个片区主体功能的发挥,又妨碍着整个区域形象品质的提升,为此,我们规划在该片区建设一个园区,组织、鼓励这些企业朝园区集中,打造成石材产业转型升级聚集园。另一个在渔湖片区,打造承接模具制造和家电五金产业的转型升级产业园。渔湖片区现有模具加工企业150多家,还有家电、五金、塑料等众多企业,这些企业大都比较弱小分散,为此,我们同样划出一个园区,组织、引导这些企业转型升级,并朝园区集中,打造另一个转型升级聚集园。
三是规划建设特色旅游产业园。借助渔湖片区双溪明月、观音阁、文化广场等景观和潮汕地区华侨众多、人口密集等有利条件,积极引进客商大力开发旅游产业,并与南方文化创意产业园互补,规划建设一个富有活力的特色旅游产业园,引导农民转移到旅游产业中来,参与开发销售特色旅游产品、开办经营休闲饮食等,在旅游休闲产业大发展中实现转型致富。